2009-12-10

356.【教學省思】教師專業的鑑核取決於發現問題後的教學行動

大家都知道英語教育呈現明顯的雙峰學習現象
事實上
語文教育也是一樣

以這屆一年級和兩年前的一年級相比
在生活教育上
孩子明顯成熟許多
與師長互動的聽話溝通態度良好
個人情緒穩定
心理素質優良

但在學習表現上
上一屆學習落後的孩子多為
外籍配偶子女或是文化不利的孩子
家長可能沒有較好的教養策略而致
需要學校與社會教育更多的輔助系統浥入才得提升
這是兩年前在班級中的觀察

今天老師以一篇常用文字組成的相聲稿
測試孩子的識字量
發現
有多位家庭專注高的孩子也落在低分組中
已非社會因素造成的學習效能
而是高社經背景的父母效能問題了
這是相當令老師驚訝的現象
當然這樣的結論太過武斷
仍需長時間與多元角度評量與檢視

除此之外
老師思考的原因可能為
孩子愛閱讀
卻多以圖像為主
任快樂興趣發展
未真正有效導引至文字理解的語文層面

週閱讀單
文句篇幅較短
加上注音注釋較易閱讀
識字學習容易
落差不大
鑑別度不明顯

全文字的長篇材料
這是第一次接觸
學生學習鎖鏈尚未建立
缺漏不代表空白
或許是顯示對模式的不熟悉
而非直接是反應文本內涵

總之
對學生們的識字量的憂心感
強過對明天偶戲賽前的壓力
蠟燭多頭燒的生活ing

(中午送孩子們放學後
急著將思考歷程留下紀錄
深怕我這已過保存期限的豬腦袋會忘
現在
可以離開鍵盤安心去吃飯了13:05)

【相關閱讀】
18.關於孩子的語文識字教學
27.學習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