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放颱風假,我願意花些時間和家長們談談「學習的元素」.
在此次帶領學生參加臺北市的國語文競賽,
個人有個很深的感觸就是
選手勝出的條件,
與父母親在家庭教育中所提供的環境有很高的關聯性.
國語文的前備能力就是-閱讀.
唯有累積充足的學識能力,
才能進而談高層次的演說與寫作.
在7:30-12:00一個上午的時間
老師要給孩子們什麼?
教注音符號? 然後考注音符號?
這是家長們在意的.
但事實上
有許多孩子的注音符號能力不是老師教的
是家長早在暑假時
額外提供資源進行的
那老師的責任是什麼?
負責考試?-提供分數成果,害學生被責罵?
負責競賽?-增加學生優越?產生明星學生?
負責安靜?-讓孩子不踰矩:安靜坐在座位上,安靜排隊,安靜用餐,就是要安靜?
我們會不會太浪費彼此的生命價值?
而且我相信安親班老師會做的比我好.
我常思索著
對於大字不識幾個的孩子
如何將營養素導入他的腦中.心中?
「大量閱讀」是終極目標
十週的注音符號
是台灣小學教育的策略
在這十週教材進行的同時
要請家長代孩子的眼
引領親子共讀
養成閱讀習慣
在他還沒有能力選擇讀本時
我們先建立他的閱讀胃口
提高閱讀品味與修養
未來對於腥煽劣級的讀本
就不易趁隙潛入影響他
細心的家長一定留意到
當瑞珍老師在黑板書寫文字時
一定是國字搭配注音同時出現
因為「注音」是工具
幫助我們提早閱讀
幫助我們將國字讀音念正確
在運用注音溝通的同時
我也希望孩子們能清楚知道國字的模樣
我曾考過第一課的聽寫測驗
孩子們測驗結果相當正常
有一兩個孩子因不習慣聽測的書寫格式,所以方式有誤
有一兩個孩子對於聲調不是那麼熟悉,所以調號混淆有誤
但是
令我驚訝的是家長們對於「考試分數」的反應
前一天如臨大敵
幫孩子大量複習
因為明天要考試
隔天考完後
一題一題批鬥
數落說
前一天不是才複習
怎麼又錯...
我不希望
聽測造成親子關係緊張
我不希望
聽測浪費大家太多家庭時間
我不希望
聽測成為生活的重心
所以
現在老師每天早上考十題聽測
沒有分數
不會預告
目的是讓老師知道孩子清楚了嗎?
而不是考家長努力複習的成績
未來書寫的功課
我會盡量在課堂進行
教完馬上寫
檢視教學成果
閱讀的回家功課會多
因為學校時間有限
如果在這兩年內
我們能讓孩子養成閱讀習慣.喜愛閱讀
並能辨析運用閱讀內容
我想低年級的基礎教育算是成功的.
有專家致力推展台灣「五識教育」
-知識、常識、見識、膽識與賞識
這就是「給孩子帶的走的能力」
這不是口號
這是可以透過親師生之間密切努力達成的
後記:
會不會覺得當105家長很辛苦
不但勞心.勞力
還要讀書...
其實瑞珍老師每次要打開家長的留言意見時
心跳速度是特別快ㄉ...怦..怦..怦...
【好書介紹】
2007年,天下雜誌特別企劃三期「親子天下 教育專刊」三期,內有《教出品格力》、《教出英語力》、《教出寫作力》,幫助讀者洞悉趨勢和概念,更進一步解析培養關鍵能力的的「實戰守則」、「最佳方案」與「基礎導引」。現在一次購買三期79折!再贈送非賣品《閱讀的力量DVD》!,內為天下雜誌專訪前教育部長 曾志朗、陽明大學研究所教授 洪蘭的精采訪問,探討如何透過閱讀為孩子搭起通往世界的橋樑。
【相關連結】
也可以跟老師分批借閱喔~
1.《教出品格力》
2.《教出英語力》
3.《教出寫作力》
4.《閱讀的力量DV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