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 已針對您的文章「【教學省思】教師專業的鑑核取決於發現問題後的教學行動」留下新意見:
路人甲的心得
廖老師願意犧牲自己的午餐時間
來分享自己的教學省思
由此可知廖老師並非只是把教書視為一份工作
而是有使命感與責任心的好老師
在拜讀完廖老師的教學省思後
本人亦有許多想法想與大家分享
文中廖老師有提到學習效能的問題
個人淺見認為在探討學習效能之前
應該建立於已經學習過的事物上
似較為允當
假設日文系的大學教授在入學三個月後
即讓大一新鮮人閱讀一篇悱句的文章
測試新鮮人的識字能力
結果應該是不太理想
為什麼不太理想
因為高中沒有日文這門課
(也許現在高中有選修)
依現行的教育體系下
幼稚園並非國民義務教育一環
只是現今幼稚園在多數父母的『期望』下
為了生存與競爭 提升自身的市場區隔
標榜我們的學生是最優秀的 最卓越的
增加許多課程內容 冀望獲得眾父母的青睞
然而 幼稚園到底應該教授哪些的課程內容
我想這個問題就像宗教及政黨問題一樣
是個人選擇的問題
在此就不贅述
或許幼稚園教授中文已是普遍的現象
但是國民教育的本質
不就是在讓每個人都有受教育機會
不論他的家庭背景是來自於文化不利或社經地位很高的家庭
假設ㄅㄆㄇㄈ每個人平均都要學習二十堂課
而全部的小朋友都在幼稚園的時期
將這二十堂課的課程內容都學習完畢
而只剩下一位小朋友完全都沒學過
這時老師應該照著教學手冊上完這二十堂課
還是依照大多數學生的能力來上課
然而沒上過幼稚園的學生在他人生的第一堂課
很可能卻遭受重大的挫折
筆者依稀記得小學一年級時
我只會三個字 就是自己的名字
那時候的班長在黑板上寫了兩個字
我還問隔壁的同學
班長寫什麼字 他跟我說『安靜』
我還問他那是什麼意思
我想那時候我學習效能應該也算很差
可是我自己當時並沒有意識到這件事
我只是按照著學校教育持續地學習
最終也進入傳統所謂的明星高中、明星大學
回首這樣的求學過程
個人卻認為台灣的教育比較重視結果
但是很缺乏學習的過程
這是相當可惜的事情
培養學習事物的興趣
興趣才是最好的學習動力
連ㄅㄆㄇㄈ都不太會
如何去對絕句、律詩產生興趣
體會其箇中意境呢
『教師專業的鑑核取決於發現問題後的教學行動』
本文標題下的相當好
只是『問題』到底是什麼
是父母效能的問題呢
是小朋友只看圖不看文字的問題呢
抑或者是另一種望子成龍的問題呢
還是這些問題都不是問題呢
重要的問題反而要如何觸發小朋友的興趣
喜歡讀書那怕只看圖片
只要持續培養這樣的興趣
也許就算大字不識幾個
但對圖像的概念一定比其他人強
人生的路很寬廣
我們都不知我們自己會在下一個十字路口
遇見什麼
又如何預測小朋友無限的可能與未來
以上僅是個人之拙見
如有錯誤或文字不當之處
請廖老師與各位家長多所包涵
由 匿名 於 2009年12月14日上午5:18 張貼在 和孩子一起呼吸
相關閱讀:【教學省思】教師專業的鑑核取決於發現問題後的教學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