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11

「社論日日談」語文教育該怎麼走---2010/12/9_國語日報

「學生基礎素養國際研究計畫」公布了今年的評比結果;今年評比的主領域是「閱讀素養」,臺灣的總分是四百九十五分,比各會員國的平均分數高了兩分,也只比二○○六年少了一分,但排名卻由第十六名,倒退了七名,不如香港、新加坡,更遠遠落後上海的第一名;也因此引起教育部、教育專家和教師的共同關心,卻又各有不同的解讀。讓人莫衷一是,不知道問題的癥結究竟在哪裡。


 我們的子弟,從小在考試測驗的薰陶下成長,如果說因為不熟悉題型而影響成績,恐怕很難自圓其說。我們的各項考試,也不全然是只考選擇題,一樣有屬於開放性或考驗學生思考、判斷或表達能力的題型;再說,詞語解釋、文意理解或修辭分析,都是為了幫助學生確實了解文章的內涵,是增進「閱讀素養」的基礎,在進行這類教學時,思考、判斷和表達能力的陶冶,應該是環環相扣、同步完成的,似乎也不是問題。然則,問題究竟是什麼呢?

 教育部已經投入許多人力和大筆經費推動閱讀,三年的結果竟是不進反退,能不警惕!主管機關應該邀集專家、學者和第一線教師一起會診了。


新聞小辭典-PISA


 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PISA),是由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主辦的全球學生評量。自二○○○年開始,每三年進行一次,每次以一個領域為主,另兩個領域為輔;二○○九年的調查是以閱讀素養為主,數學及科學素養為輔。每個國家(地區)至少有一百五十所學校,約四千五百名到一萬名學生接受測試。(楊惠芳)

連結1 連結2 連結3 連結4 連結5